Musical Instrument Museum (MIM) 樂器博物館近期推出最新特展「寶藏:傳奇樂器」(”Treasures: Legendary Musical Instruments“)。此特展匯集了80件來自世界上不同音樂文化與傳統中一些最具傳奇性的樂器。80件特殊的樂器分佈於展廳中不同的主題陳列,其中包括與知名博物館機構、私人收藏、及音樂家合作的20件借出品,以及60件來自MIM的館藏,可說是說今年度全美規模最大、以樂器為主題的特別展覽。 此特展由我和MIM館內其他領域之策展人共同策劃,歷經一年多的籌備、組織、執行,希望透過這些樂器,從多種面向來呈現與定義「傳奇樂器」,並邀請參觀訪客一同來探索人類音樂創造力於歷史進程中的卓越與關键時刻。
歷史寶藏
歷史樂器的特性,包括它們的材料、形式、聲學和美學設計以及使用脈絡,都能幫助我們去理解其相關聯的音樂,以及其在過往和現今文化中的作用。此特展中所展出的幾件歷史樂器,由於其卓越的工藝品質,被保存和演奏了好幾個世紀。透過結合考古研究的發現,有些古樂器被重新發掘並被賦予極大的研究價值,並進一步改變我們對於一些古代音樂文化的理解。有些「歷史寶藏」則是被視為某些樂器類型的「始祖」, 包括號稱「世界第一把」,由克萊蒙納名製琴師Andrea Amati於16世紀製作的小提琴、以及由里斯本製琴師Belchior Dias於1581年所造,現存最古老的全尺寸巴洛克五弦複弦吉他。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樂器,在其類型確立之前,都是經過數代人的琢磨與試驗之後才得以成型、而成型後也歷經數個世紀的發展,至今仍為大家所廣泛流傳與熟知的樂器類型,可以看出其反映了人類歷史上重要的音樂、藝術和文化成就。


卓越和影響力
本特展中也展示了數件具有最高品質、非凡美感和典型設計的非凡樂器。它們共同標誌著樂器製作領域中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反映了樂器製作者和音樂家對藝術卓越的追求。從使用的精選製作材料、到精美且具文化象徵的裝飾圖紋、再到樂器聲響上非凡的結構設計,這些特質都為該樂器類型之製作和演奏傳統樹立了典範,同時也體現了該樂器類型發展過程中的精湛工藝。另外,其中一部分別具一格的樂器,反映了一些世界上最悠久的重要物質文化和美學,包括古瑪雅文化的海螺小號(c. A.D. 250-400),其表面所銘刻的皇室祖先及神話中雨神頭飾的肖像,使參觀者能夠窺探到這些器物所乘載的重要文化意義。這些樂器因其卓越的品質而持續流傳了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成為了後代的靈感源泉。


體現創意,保存故事
一件樂器被一個群體視為珍貴器物,並歷經數個世代的共同維護和珍惜,就是賦予它多層次的象徵意義。這些由不同文化、音樂社群所珍惜與維護的樂器,都緊密地連繫著社群共同的經歷、記憶、及文化認同感。 從各文化中傳奇音樂家的個人樂器,到來自特定時期和文化的代表性樂器,這些特殊樂器都承載著獨特的故事。有些在當今已消失,卻標誌著獨特的歷史時刻;有些則反映著族群的文化自豪感,為民族和文化認同發聲。無論是作為過去的歷史印記,還是作為展示文化延續性的珍貴器物,這些樂器都象徵著人類透過音樂所展現的非凡創造力。

除了這些珍貴的展品之外,展廳中的幾個大螢幕也播放著這些樂器相關的影片。MIM的策展團隊有幸邀請到不同樂器的專家,包括知名演奏家、製琴師、學者、策展人、以及不同國家的「人間寶藏」來評論甚至演奏這些樂器,使參觀者能夠進一步認識到這些樂器的聲音及其背後的故事。
「寶藏:傳奇樂器」將在樂器博物館展覽至2023年9月,並預計於2022年融入一部分新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