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隨記 – 日本

座落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樂器博物館MIM (Musical Instrument Museum) 創立於2010年,其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蒐羅了世界上各個國家五花八門的樂器,館內有超過7000件樂器的收藏,可說是全球擁有最廣泛之樂器收藏的當代博物館。其中二樓的展館即依照樂器的發源地,分成非洲與中東、亞洲與大洋洲、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區、北美洲和歐洲五大區域展覽區。

我在2020年,有幸應徵到MIM的亞洲樂器策展人 (Curator for Asia) 之職位。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主要負責掌管館內亞洲樂器的收藏及亞洲展覽區的布展工作。接手這個職位後,我在心中慢慢累積了一些策展上的想法及樂器方面的發現,也希望在此紀錄分享。

在MIM上任後的初次布展,主要聚焦在日本音樂展覽區的更新,也有幸接觸到日本收藏家及川尊雄 (Takao Oikawa) 先生所收藏的一批珍貴傳統樂器。及川先生是一名音樂教育家,在樂器收藏方面有數十年的經驗,在其上千的樂器收藏中蒐羅了許多製作工藝精美、具獨特樣貌與歷史意義的日本樂器。

在這次的布展安排中,除了想展示日本樂器製作工藝的精美與獨特的美學,另外想呈現的是東亞地區在傳統樂器形貌上的相似之處,希望讓參觀者更加認識到東亞地區在歷史上的音樂文化交融。舉例來說,日本的「遣唐使」於唐代和中國有頻繁的文化交流,將唐樂傳入日本後,發展形成日本的雅樂 (gagaku) 並延續流傳至今,因此使用的樂器在型制上,仍保留了接近唐樂的樣貌。我們知道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著許多從唐朝傳入的唐樂器,包括古琴、豎箜篌、阮咸、琵琶、橫笛、笙、竽、尺八、腰鼓和排簫等,成為研究唐代音樂史的一個重要依據。我們從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除了能見到當時中國雅樂的基本形制,也能進一步和正倉院藏品及後來發展的日本雅樂中所使用的樂器做對照。

莫高窟154窟

下圖上方的楽琵琶 (gakubiwa) 使用於日本雅樂中,琴身較大,維繫了唐代琵琶的風格 (四弦四相曲項),與奈良正倉院藏唐螺鈿琵琶型制相似。

上方為楽琵琶 (江戶時代製品),下方為平家琵琶 (1675)

下圖1中的三節切 (miyogiri) 為日本江戶時代製品,與正倉院保存的唐代「雕刻尺八」型制相似,但飾紋風格已有所不同,此尺八的漆繪應該是江戶時期的蒔絵 (maki-e) 風格。笙 (sho) 則為另一個唐傳樂器,下圖3為日本雅樂中使用的笙,為16世紀初日本佛教祭司之製品,沿用了唐代流行的17簧制,體積較小,吹口為短嘴,笙斗上有獨特的黑漆蒔絵,與唐代笙的型制有些許不同。在正倉院所藏的唐代「吳竹笙」,以匏 (葫蘆) 為氣門,吹嘴長且彎曲,與莫高窟壁畫中所描繪的型制相似。下圖2為胡弓,約於明清時傳入日本的一種拉弦樂器。此把胡弓為沖繩地區之製品,其獨特之處在於它圓型的琴身 (不同於一般胡弓方型的琴身) 及三弦的結構,與沖繩三線構造相似,推測可能是受到其影響。

圖1. 三節切 (江戶時代製品) / 高千穗銘尺八 (1348) 圖2. 沖繩丸型三弦胡弓 (1691) 圖3. 笙 (1509)

這批樂器中的亮點之一,則屬圖1右方這把尺八了。雖然它的長度與現代尺八相近,但其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把制於正平3年 (1348) 的尺八,保存至今已超過600年的歲月,仍維持十分良好的狀態。這把尺八的製作選用了一種特殊的竹材叫做kikko,俗稱「龜甲竹」,也因此其除了有著獨特的外型之外,又能夠符合製作的管身與竹節長度,十分珍貴。而這把尺八裏孔之右側漆著「慎七」,推測應是製作者的名字,也算是從當時就延續至今的一種製作傳統 (一般尺八的裏孔旁會刻有製作者的印記,特別是名家的製作)。值得注意的是,這把尺八的尾端刻有「露秋」的印記,應是露秋銘尺八的傳人西田露秋收藏時所刻,可以想見它在歷代尺八傳人的手中收藏流傳至今,並得以保留其原初的樣貌。

每一件樂器都充滿了故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音樂、工藝、美學的發展脈絡。期待未來更多珍貴的樂器展出,希望大家一同來欣賞亞洲音樂文化與樂器之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